章丘华祥
新闻中心

不同时期猪对饲料营养的需求

发布时间:2017-02-20 09:14:27 浏览量:1369 次

不同时期猪对饲料营养的需求:

      (一)种公猪

  要根据品种、体重大小、配种强度、圈舍、环境条件等进行适当的调整。饲养种公猪能够保持其生长和原有体况即可,不能过肥。过于肥胖的体况会使公猪性欲下降,还会产生肢蹄病。体重75公斤以前的后备公猪饲养管理与生长猪相同;体重75公斤以上的后备公猪逐步改喂公猪料种公猪的营养需要与妊娠母猪相近,在良好的环境条件下,种公猪日粮的安全临界为:消化能12.55MJ、蛋白质13%、赖氨酸0.5%、钙0.95%和磷0.80%。

  (二)种母猪的营养需要(饲料颗粒机www.huaxiangjixie.cn

  1、营养对母猪生产力的影响

  (1)优质日粮的重要性

  在营养上妊娠与泌乳期是整个养猪生产周期的关键时期。因此,试图通过缩减种猪日粮质量来降低饲养成本,并期望母猪发挥它的遗传潜力,是不可能和极端错误的。只有给予高质量的日粮,提供足够的养分,才能满足胎儿生长、子宫生长、乳房发育、身体生长、奶的生产和哺乳期体况的补充。

  (2)营养缺乏或过剩的影响

  明显的养分不足或过剩都会影响种猪的繁殖性能。饲料中能量和蛋白质的不足很难鉴别, 它们常与其它养分不足相伴, 一起作用。如:

  母猪哺乳期间的能量摄入受到限制,背膘的储存就会减少,加剧体重的下降,影响了母猪的受胎率,延长了再配的时间。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明显不足或过剩,也会降低繁殖性能,例如维生素A不足,将导致母猪吸收胎儿或生产病弱、畸形仔猪。

  日粮中的必需养分要有一个适宜的量和平衡的比例。一定要提供足够的能量、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去获得最大的繁殖力。如果使用任何一种养分不足的日粮饲喂母猪,将导致以下后果:①降低受胎率;②减少产仔数;③降低初生重和仔猪活力;④降低母猪的体况与体重;⑤降低泌乳力;⑥延长断奶到再配的时间;⑦缩短了母猪的使用年限。

  2、不同阶段母猪的营养需要

  (1)后备母猪

  后备母猪培育是选育具备遗传性能稳定的蛋白质生长和沉积能力的种猪。在青年母猪发育时期,饲喂含有全价蛋白质和氨基酸平衡的饲料是非常重要的。提供生长发育所需的能量、蛋白质;注意氨基酸平衡;增加钙、磷用量;补充足量的与生殖活动有关的维生素A、E、生物素、叶酸、胆碱等。

  日粮起码含消化能12.96MJ/㎏,粗蛋白15%(最好16%)、赖氨酸0.7%、钙0.95%和磷0.80%。为了使后备猪的更好地生长发育,有条件的猪场可饲喂些优质的青绿饲料。

  80~90㎏的后备母猪,通常能量摄取水平限制在25.12MJ/天。还应限制饲喂并加强维生素和矿物质的供给,且蛋白质应达到14%.选种后采取自由采食,至少应经历两个发情周期,体重115~125㎏,背膘厚达17~20㎝。

  (2)妊娠母猪

  ①能量中国标准:妊娠前期体重﹤90㎏,17.57MJ;90~120 ㎏,19.92MJ;120~150 ㎏,22.26MJ;﹥150㎏,23.43MJ。妊娠后期体重﹤90㎏,23.43MJ;90~120 ㎏,25.77MJ;120~150 ㎏,28.12MJ;﹥150㎏,29.29MJ。NRC标准(第十版):14.24MJ②蛋白质及其他营养物一般认为,妊娠期母猪日粮中的粗蛋白质最低可降至12%。蛋白质需要与能粮的需要是平行发展的。钙、磷、锰、碘等矿物质和维生素A、D、E也都是妊娠期不可缺少的。妊娠母猪的饲粮中应搭配适量的粗饲料,最好搭配品质优良的青绿饲料或粗饲料,使母猪有饱感,防止异癖行为和便秘,还可降低饲养成本。可含10%~20%的粗纤维。

  (3)泌乳母猪

  ①营养需要特点:除维持需要外,每天还要产奶5~8 ㎏。若供给的营养物质不足,就会导致母猪的失重超出正常范围,影响泌乳、断奶后再发情和连续利用。

  ②NRC标准(第十版):ME14.24 MJ/㎏,CP17.50%,Ca0.75%,P0.35%

  ③“低妊娠高哺乳”的营养观点国外对妊娠母猪营养需要的研究认为,妊娠期营养水平过高,母猪体脂肪贮存较多,是一种很不经济的饲养方式。因为母猪将饲粮蛋白合成体蛋白,又利用饲料中的淀粉合成体脂肪,需消耗大量的能量,到了哺乳期再把体蛋白、体脂肪转化为猪乳成分,又要消耗能量。因此,主张降低或取消泌乳贮备,采取“低妊娠高哺乳”的饲养方式。

  (4)空怀母猪

  ①能量配种前能量采食量对母猪排卵数的影响

  研究表明,发情母猪采食量与排卵数之间存在着正相关,采食量大,营养摄入量高,排卵数多。同时,配种前营养水平可影响卵母细胞的质量及其发育能力,提高营养水平可改善卵母细胞的质量,提高早期胚胎的成活率,因此,母猪配种前必须经进行充分饲喂,以提高排卵数和卵母细胞的质量。

  对排卵数的影响,配种前(30~75d)高能量水平的母猪排卵数13.7个,低能量水平的母猪排卵数11.8个;配种前20d内高能量水平的母猪排卵数可增加0.7~2.2个。经产母猪从仔猪断奶到再配的短期加料,对产仔数无明显影响,对产后一胎的母猪,在配种前加料可提高受胎率。总之,过肥母猪在配前应采取减膘措施,瘦弱母猪应采取加料增膘、采取短期优饲措施,以增强内分泌活动与生殖系统机能。

  表明,配种前较高营养水平可提高青年母猪的排卵数和卵母细胞的质量,经产母猪从仔猪断奶到再配的短期加料,对产仔数无明显影响,对产后一胎的母猪,在配种前加料可提高受胎率。但配种后若继续高水平饲喂会降低胚胎的成活率(jindal等,1996)。

  (Jindal等,1997)研究表明:

  1、母猪的胚胎成活率与发情开始后3天内的血浆孕酮含量成正比。

  2、营养水平与血浆孕酮含量成反比。即营养水平越高,血浆孕酮越低,胚胎成活率越低,反之营养水平越低,血浆孕酮越高,胚胎成活率越高。

  因此,配种后头3天,母猪必须进行严格限制饲喂,以提高胚胎成活率。

  ②蛋白质的供给

  既考虑数量,又考虑品质,一般要求饲粮粗蛋白质为12%。(3)矿物质母猪对钙的不足极为敏感,缺钙时会造成受胎率低,产仔数少,在日粮中应供给15g钙、10g磷、15g食盐。(4)维生素每千克饲粮应供给维生素A40001U、维生素D 2301U、维生素E 11mg。另外,泛酸,烟酸,维生素B12也是母猪不可缺少的维生素。

  (三)仔猪的营养需要(饲料颗粒机www.huaxiangjixie.cn

  仔猪的营养需要变幅较大,主要受仔猪生长潜力、年龄、体重、断奶日龄、饲粮原料组成、健康、环境等影响。

  哺乳仔猪的能量需要能从母乳和补料中得到满足,补料中能量浓度应为14.64 MJ/㎏,一般在13.81~15.06MJ/㎏。能量与蛋白质沉积间有一定比例关系,只有合理的能蛋比才能保证饲料的最佳效率。

  由于仔猪胃肠道尚未发育成熟,应供给易消化、生物学价值高的蛋白质,且还要考虑氨基酸含量及比例。特别要注重赖氨酸、蛋氨酸、色氨酸、苏氨酸的添加。

  猪至少需要13种矿物质元素,包括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特别要注意钙磷比例及铁、铜、锌、硒、碘、锰等添加。

  饲养标准中的维生素推荐量大多是防止维生素临床缺乏症的,由于维生素本身的不稳定性和饲料中维生素状况的变异性,实践中添加量大都要超量。在玉米-豆粕型日粮,最易缺乏或不足的维生素主要有维生素A、D、E、核黄素、烟酸、泛酸和维生素B12,有时还会出现维生素K和胆碱不足,生产上有时添加维生素B6和生物素防其缺乏。

以上资料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

饲料颗粒机www.huaxiangjixie.cn